【前沿思考】教育信息化支撑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兴起在时间线上高度契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

1、中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兴起在时间线上高度契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建设和应用上发展迅速。根据2018年9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96.3%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91.1%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69%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再到教学和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上,近10年来已经有显著的变化。在信息化发展经验积累上,中国教育信息化构建了“1238”的中国方案:即坚持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两条基本方针,狠抓“转变观念、培训提高”“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开放合作”三大关键举措,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应用、课堂应用、数字校园、网络学习、校际应用、区域整体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八类应用模式。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支撑教育变革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教育部门的制度设计对信息技术的反应非常迅速,对新技术的关注和吸收转化上更加熟练。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出台,各省市陆续出台了本省的方案,具有相当高的效率。同时,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2018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实践提供了可预见的操作性。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改革对象,而在新的教育体系设计中也必然要将信息化考虑纳入顶层设计之中。

2、信息素养是“五育”协调发展的基底和纽带

如果说,“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对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较高层面的要求,而在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则是基础性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拥有“双深”能力,即对掌握信息技术和某项专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世界各国将信息素养作为人的核心素养,并将其看作创新培育的关键要素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我国互联网环境的迅速发展,塑造了一批“00后”乃至“10后”的“数字化原住民”,怎么将这些“卷入”信息社会的“数字土著”转化为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是教育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作为了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时代的学生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框架。

从德育教育的角度,“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鼓励运用信息工具服务社会。信息素养特别是对贯穿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要求,也是“德育一体化”工程的重要体现。同时,信息素养与德育要求的结合,将推动德育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德育的效果更加便于评价和观测。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将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和强化自律要求,缩小教师和学生的“数字鸿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从信息技术融入“智育”的角度讲,信息素养提出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这将会推动课堂教学产生深度变革,完成现代教学从知识学习到思维训练的转型。而从体育和美育的角度,信息素养中所提出的“信息意识”,要求学生去主动搜索和使用优质的体育和美育的课程资源和数字资源,开阔视野、得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料。

我们特别要强调“劳育”理念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第一次产生关联就是从讨论“劳动的技术性”的问题开始的。早在198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此后“劳动技术课程”将劳动技能作为正式的课程加以推进。1984年,《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颁布,计算机选修课开始在中学推行。进入21世纪后,“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劳动技术教育”走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向在我国已经显现。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两个技术课程科目,也将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以通用技术课程固定形式下来。从发展历史看,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劳动教育的理念的发展一脉相承。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内涵更为丰富:劳动教育并不狭隘地指体力劳动或直接的生产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技术之维更加凸显。认识到劳动教育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意义,以及对劳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理解“全面培养”中劳动教育内涵的关键。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要求,实质上是加强技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支撑,从而强化劳动教育。

3、信息技术是“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改革实践中的关键支撑

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贯穿各环节、各领域以及各个子系统,要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要求,在面临当前复杂性因素和条件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事关成败。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迈向教育“治理”上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首先,教育顶层设计和决策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新的教育体系将围绕着人的要素开展,这与原先教育领域对人财物的物的管理之维有一定的“矛盾”,机构需要梳理转型、资源需要更优化的配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分析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同时,运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会给教育决策带来更科学的支持;

第二,多元主体参与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在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和教师培训上,要强调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格局。这就需要教育信息技术提供协作平台,通过区域“云平台”的建设集中更多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推动优质课程共享和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第三,在评价体系的变革中需要信息技术支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伴随式收集等应用,大大拓展了对学生的表现的采集的半径和时长,为更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提供了可能。许多学校已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为“德育”的评价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第四,在探索和普及上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教育改革探索的先进典型和优质资源,需要推广、复制和普及到其他的地区,这需要信息技术打通壁垒,形成更为开放的协作平台。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 原标题:教育信息化支撑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